

10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表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德艺双馨的老中医药专家,授予干祖望等29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追授巴黑·玉素甫(已逝)“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我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同志荣膺“国医大师”。
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看望国医大师并合影,并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她指出,国医大师是医疗卫生行业的杰出代表,是中华医学文化的重要传承者,是国之瑰宝。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挖掘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她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握机遇,科学谋划,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工作水平。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中医药事业发展;弘扬国医大师精神,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法制建设,筑牢各级特别是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强化人才培养和传承创新,打牢中医药发展的人才和科技基础。要大力培育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表彰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副局长吴刚、马建中出席并颁奖。杨志明宣读了三部门关于表彰第二届国医大师的决定,国医大师代表石学敏和中青年中医药工作者代表王耀献发言。
李斌指出,评选表彰国医大师有利于营造优秀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的人才激励机制,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评选表彰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国医大师的医德、医风、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养生之道,普及了中医药医疗保健知识,使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在全社会和海内外兴起了了解、学习、使用中医药的热潮。
李斌要求,要把系统整理挖掘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作为重要任务,建设好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探寻中医药防治各种疾病的机理,形成便于推广应用的诊疗方法,提高中医药整体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以第二届国医大师的评选表彰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向国医大师学习的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广大卫生计生和中医药工作者要以国医大师为楷模,继承祖国传统医学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努力在各自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
王国强介绍,本届评选于2013年10月启动,经自下而上逐级推荐、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至今年8月,30名国医大师顺利产生。此次评选出的30名国医大师分布22个省(区、市),比上届增加了8个省份。平均年龄也有所下降,本届平均年龄8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年轻的68岁,比上届整体年轻5岁。专业分布也更广泛,不仅有中医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和针灸等,还有中药学及藏、蒙、维民族医药专家。另外,此次评选产生了第一位女国医大师。
在京部分首届国医大师代表,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联络员,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第二届“国医大师”单位负责同志,局直属单位,部分中医医疗、科研和教育单位代表等参加会议。(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