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7月10日下午,张磊教授医学人生报告会暨艺术展演、图书捐赠仪式在郑州举行。原河南省卫生厅巡视员夏祖昌,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河南中医学院院长郑玉玲及张磊老师的亲友、学生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张磊教授的治学经验和人生体会,感受他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张磊教授在《我的人生守则》报告中表示,他会借此契机更加努力工作,学到老,干到老,干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医无止境,争取为病人服务100年。他自认一生简单质朴,潜心医学,始终遵循着自己的人生守则:一是堂堂正正做人,尽力做到不愧天、不愧地、不愧人。留校任教期间,以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为最大职责;行医问诊期间,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端正心术,把良好医德贯穿在诊治病人的整个过程中,不但开好有药处方,更开好无药处方。二是老老实实干事,做事情公私都要一个样,不虚伪,不奸诈,认真求实,任劳任怨。三是勤勤恳恳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个人学习,勤字为先。
张重刚在致辞中,从行医、为师、治学、做人四个方面高度总结了张磊教授简单却不平凡的一生。回顾了当时他作为中医处秘书陪同时任省卫生厅副厅长张磊教授赴基层调研时的点点滴滴。同时指出,张磊教授献身中医、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关爱患者、救死扶伤、精益求精的大医情怀,严谨笃学、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崇高境界,甘为人梯、淡泊名利的大师风范,为我们后辈树立了典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张磊教授18岁拜师学习中医,21岁即悬壶乡里。1958年考入中医学院,成为第一届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他中医理论根基坚实,临床经验丰富,辨证思想独特,遣方用药精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以“方精、药少、量小、疗效好”蜚声中原杏林。从医六十余年,常年坚持坐诊,寒暑不辍。耄耋之年,每周四次门诊,被誉为河南中医的“不老松”。他是河南中医届德高望重的临床大家、名医大师,深受广大患者和业界同行的敬重和爱戴。1997年被遴选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荣获“河南中医事业终身贡献奖”。
(吴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