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中医动态 >动态详情
习近平的中医思维
阅读:发布时间:2015-09-06

 

编者按: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药成长发展于中华传统文化,其理论和实践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形成的深层次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兼具较强的哲学性。中医药学以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思想为基础,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总书记讲话中在诸多方面都熔铸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因时因人因地制定治疗方案的“制宜观”等,作为治国理政的方法论,巧妙运用体现中医思维和理论的中医术语,深刻、恰当、生动地阐明了其执政兴国、执政利民、执政惠世的理念。每一位中医药人,都应掩卷深思,品味其中运用中医思维和理念指导治国理政的智慧,在提振精气神的同时,更要善用中医思维,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工作,发展中医药事业。现予以整理刊发,供学习参考。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孔子学院把传统和现代中医药科学同汉语教学相融合,必将为澳大利亚民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2010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出席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中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充满发展活力的东方大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就有40多处。中华书画、京剧、中医等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雄伟壮丽的三山五岳、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独一无二的兵马俑、享誉世界的少林寺、阳光明媚的热带海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异彩纷呈。

——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方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作用,愿继续加强双方合作,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共同帮助非洲国家开展疾病防治和卫生体系建设,为促进全球卫生事业、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2013年8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的谈话

 

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

——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方愿同马方携手努力,推进务实合作,落实好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将农业合作打造成双边合作新增长点,扩大教育、文化、艺术、中医药等领域交流,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共同推动中马关系加速发展,取得更多成就。

——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马其顿总统伊万诺夫时的谈话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太极和印度瑜伽、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人民数千年来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这次访问期间,双方制定了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目的就是弘扬两国古代人文精神,重现中印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的盛景。

——2014年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印度时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所作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

    

顶层设计就是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做出统筹的设计。统筹规划就是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面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

改革也要辨证诊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都能够发挥最大功能。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谈话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拿出精气神来,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实践,不辱使命,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病入膏肓那还怎么治啊?正所谓“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的讲话

 

中央之所以要抓住改进作风来推进党的建设,是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实际上是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突出特征。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肝风内动”、“血虚生风”。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人的身体有了毛病,就要看医生,就要打针吃药,重了还要动手术。人的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必须抓紧治。如果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由病在表皮发展到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治,正所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找准“病症”,对症下药,该吃中药的吃中药,该吃西药的吃西药,或者中西医结合,该动手术的动手术,切实体现从严治党的要求。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要注意解决消化不良问题,消化胃里的积食,不要再大口进食,否则是要脘腹痞胀、宿食不化的!

现在,到很多地方去看,都是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大园区,土地利用率很低。这不是强壮,而是虚胖,得了虚胖症,看着体积很大,实际上外强中干、真阳不足、脾气虚弱。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时的讲话

 

政法系统是国家的免疫系统,是营血卫气、祛邪扶正、保证社会肌体健康的重要力量。综合起来看,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口,扶正祛邪。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会上关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时的讲话